岳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內務中隊長何與倫 口述
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陶江云
何與倫,34歲,現任岳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內務中隊長。參加工作以來,參與偵辦交通事故2500余起,破獲交通肇事逃逸40起。
為了逃避追蹤,有的肇事司機不斷地轉圈圈迷惑交警;有的為了隱藏痕跡,甚至將車輛大卸八塊。但這些伎倆,在追逃民警面前只是無用功。專業惦記肇事逃逸,不放過任何一個逃逸司機,這就是何與倫的態度——
有兩件肇事逃逸的案子,我一直忘不了。
那是2021年,我調入交警的頭一年,在新開鎮交警中隊負責交通事故處理工作。5月20日凌晨5點,我被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,在新開鎮某加油站旁,一位老人被撞,肇事車輛不見蹤影。
我急忙趕去勘查現場,發現一位約70歲的老人躺在血泊里,一動不動。一旁賣菜的小推車翻倒,蔬菜散落一地。這是一位早起為了生計奔波忙碌的老人。
我立即拍攝現場照片,把推車挪至安全處,將他送往醫院,并就近調取加油站監控錄像。但當時的攝像頭所處的角度不好,又受夜色干擾,肇事車牌很難看清,監控里只能隱約看見是一臺黑色轎車。畫面顯示,肇事司機將老人撞倒后下車觀察,發現四周無人,徑直上車逃離了現場。
醫院里,老人的傷勢很重。調查得知,老人的老伴癌癥臥床,獨子雙腿殘疾,除鄉政府補助外,一家人生活來源全靠他一人賣菜。
我恨得牙癢癢,在老人病床旁暗暗發誓,一定要把肇事司機抓住。通過沿路調取卡口攝像頭,對肇事方向的42臺黑色轎車逐一排查,我一臺臺電話聯系或上門辨認,與一位位駕駛人交談。經過數日苦尋,終于成功確認肇事車輛。我撥通肇事嫌疑人的電話,才表明身份,對方就沉默了,然后竹筒倒豆子般將肇事過程說了出來……
肇事者是一名大學生,還沒拿到駕照。剛買了一臺二手小車,還沒來得及買保險就發生了事故。本來下車是想搶救傷者并報警,但內心的恐懼與無知讓他作出了錯誤的選擇。他告訴我,發生事故后他寢食難安,鼓起勇氣想在家人的陪伴下自首,沒想到先接到了交警的電話。
一時的糊涂讓他鑄成大錯。在我的主持下,經雙方協商,肇事方積極賠償了老人的手術及后續治療恢復費用。事后,老人的兒子坐著輪椅給我送錦旗,他用力握住我的手,沒有說話,但我發現,他轉過身時,在悄悄抹著淚。
我常想,怎么才能快速確定肇事車輛,撞擊后散落的車輛零部件,就是無聲的證據。
那是在2023年冬夜,我接到報警,筻口移山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。
我趕赴現場,只見一位中年婦女倒在路旁,她的電動車橫在路中央。我連忙上去詢問傷勢,發現她語言表述不清,精神不太正常,我將她送上救護車后,仔細搜集了現場的散落物,判斷出這是一起肇事逃逸致人受傷的交通事故。
“難,這案子破起來難。”隊長跟我說,現場無監控視頻,唯一的攝像頭距事發地兩公里。女子有精神疾病,無法描述車輛信息,又是深夜鄉道。走訪調查后我們得知,現場沒有目擊證人,我一時犯了難。
天亮后,我仔細查看搜集到的散落物,發現了一個特別的部件,那是一塊深綠色的,類似于汽車葉子板的材料。
這個材料很特殊,我連忙去找老高。老高是汽修廠的老師傅,他仔細看了看說,有點像老式皮卡車保險杠上的。我馬上回隊里死盯兩公里外的攝像頭回放,果不其然,有一臺深綠色的皮卡車經過。
確認車牌后,我找上了門。但司機矢口否認,我叫他帶我看皮卡車,通過觀察發現,皮卡車保險杠有新換的痕跡。
這下有譜了!我馬上帶著肇事司機一同去往修理廠,將散落物與換下來的保險杠比對后,真的是嚴絲合縫分毫無差。在鐵證面前,肇事司機百口莫辯。
肇事逃逸,大家都懂,但肇事逃逸后付出的成本與代價,懂的人不多。如果抱著僥幸心理肇事逃逸,可能承受相對正常處理事故而言更高的違法成本,就此失去的不僅是金錢、時間、勞力,還可能是寶貴的自由。
一旦發生交通事故,千萬不要想著逃避責任,一時的僥幸心理和糊涂,會讓你付出沉重的代價。
我們交通民警,就是要竭盡所能維護群眾利益,讓交通肇事者無處可逃。
責編:樊芳
一審:樊芳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